近年来,体育部重视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聘请了优秀青年教师担任教练员工作,教练员们在努力做好正常教学的同时,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凭着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事业心,各支队伍常常是周训练课达到了五次,训练过程中各位教练员还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及时地掌握其它兄弟高校的竞赛比赛成绩,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在运动成绩方面,各运动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校运动队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好这项工作,调动队员积极性,全面地培养运动员综合素质,在运动队训练和管理过程中,更好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确保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6月4日上午,体育部党政领导召开了全体教练员会议,共同就高水平运动员的教育、训练等工作进行了研讨,请各位教练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想法提出来,通过交流达到相互的启迪。座谈会上,首先由陈建华书记从管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去讲授作为教练员应该如何开展好工作。然后,各位教练员结合自身工作,谈各自的训练体会和带队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最后,体育部王浩主任进行总结性发言,并提出今后工作的要求。座谈会由体育部张天峰副主任主持,通过座谈,大家形成了以下共识。
第一、把握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专业队目标上的区别。对于专业队来说,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都为把竞技水平提高放在第一位,以运动比赛成绩衡量他们业绩,而对于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呢?一方面,这些高水平运动员代表学校参与各类运动比赛,为学校争取荣誉,还要带动面上体育活动的开展,活跃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他们成为骨干分子。另一方面,他们又是老员工,教练有责任帮助引导他们努力搞好文化功课学习,要针对他们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提醒和帮助,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老员工。目前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不足:学习基础差、学习的自控能力较差,平时由于训练与比赛,接触的人多数是同类的体育特长生,相互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在性格上都比较容易冲动,行为表现上,有时会盲从。
第二、了解运动员需求和兴趣、目标。处理好教练员与运动队队员关系。高校教师作为教练,与有的专业队教练相比,应该说是要有所区别。因此,在心理学、管理学知识和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要求更高,要对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应该把握好。在处理关系上,专业队的教练就是家长,什么都可以管理得了,有时可以采用家长作风,甚至可以有善意体罚等。当然一般地说,专业队教练业务能力较强,可以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还有教师这样的角色,被管理的运动员又是员工角色,队伍中尽管有的也在业余体校训练过,已经习惯于半专业队的管理,但有不少没有经过专业队训练,在家里是独生子女,从小都是家长依着他们长大,在性格方面都比较任性,具有对抗精神、判逆心理,这都要求教练员注意工作方法问题。要注意队员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第三、学会用教练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队员。教练员要主动地关心队员,经常与队员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注意教练的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尤其是非权力影响力,要求教练员具有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品行、更深的情感和更强的能力。以赢得队员对教练的信任感、尊重感、敬爱感和敬佩感。
第四、调整好心态,更加注意科学训练。这几年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运动成绩上需要再进一步的难度增加,现在大家自我加压精神是值得称赞,但教练的心态要好,重在训练过程,运动成绩是重要,但员工的全面素质培养和关心更为重要。要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做到科学训练,尤其注重在体育训练、运动竞赛等过程中安全问题。
第五、关注学期未阶段的运动员学习和考试问题。要注意督促运动员,努力搞好复习迎考工作,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更能体现一位教练对员工的关心和帮助。
第六、从带队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着力于去科学研究,有利于教练员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