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受员工喜爱的人民教师
体育部 陈建华
员工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影响又受教师影响,而最主要是受教师影响,员工喜欢接近的教师,比员工不喜欢接近的教师,对员工的影响大得多。作为教师要想把员工培养成大家都喜欢接近的人,就必须注意培养员工的道德,使员工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员工喜欢和你接近,以便对员工施加最大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价体系和分配机制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校、教师、员工以及整个社会对高校和教师的评价出现了多样化趋势。随着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人们的信仰、观念、价值追求出现新变化,有的甚至发生冲突。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其劳动对象是人,是对人进行教育,使其德智体等全面健康地发展,教师职业使命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做一个受员工喜欢的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热爱并尊重每一位员工
教师只有热爱员工,才能教育好员工,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作用。热爱员工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员工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好教师。爱员工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严是爱,宽是害。”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员工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员工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员工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员工全面发展。教师对员工的爱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成为员工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尊重并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员工,特别是那些后进员工。平时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他们与老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员工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除了老师关心外,还要引导周围同学关心帮助他们。当他们有不良行为时多提醒、少指责,当他们有难题时及时帮助。做到有一颗“父母的心”,在温暖和关怀中育人,让员工在充满爱意和无限温暖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既是教师职业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神圣所在,更是教师教书育人重要法宝。全面关心员工进步,不仅要把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传授好,更要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关心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员工对未来的就业、理想的追求。有一颗“朋友的心”是育人的重要途径,要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与员工平等相处,沟通交融,成为员工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品德和渊博知识来感化员工,带动员工。平时还要放下架子,与员工平等相处。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员工,走到员工当中,以平等的心态去接近员工,了解员工,打开心扉与员工自由交流。教师应去掉“尊容”,拥有一颗永不衰竭的童心,以童心换童心,以真情换真情,在平等、民主、融洽、和谐气氛中相互沟通,从而达到以情育人之目的。老师可在课堂上的将自己电子信箱告诉员工,欢迎员工随时发电子邮件给老师,充分地利用网络优势,与员工进行交流,从而克服因多校区办学而带来的师生交流上所存在的空间远的困难。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凡要求员工做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例如:要求员工不迟到早退,教师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员工文明礼貌,教师言谈举止不可粗鲁;要求员工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员工,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员工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也就对老师没有信任感。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合格的公民,遵守普通公民的道德规范。同时明确教师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的劳动对象是人,肩负着培养员工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除了对教师要求遵守普通公民的道德规范以外,还必须要有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道德要求。前教育部长周济提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指出要把爱和责任放在师德教育的首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要做一个具有“大爱”之人,要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爱国家、爱民族,中华民族的复兴系于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系于教育;要爱员工,不能把员工看作是知识灌输的对象,要把员工看作是身心发展需要教师倍加呵护的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对员工的爱要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员工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只有具有“大爱”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三、多才多艺,知识宽广
高校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学历层次较高,在专业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进取心。教育部多次重申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高校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注意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师不但是一个职业,教师教育具有专业的特点,教师教育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首先,教师的工作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指导教师在公司产品过程中如何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以及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培养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的老员工,他们的心理尽管日趋成熟,但他们仍然不是一个完全的社会人,在他们求学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失恋、家庭贫困或者违纪处分后造成的自卑、走向社会前的心理恐惧、学业压力、人际交流障碍等。只有有效地解决员工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才能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应该是一个教师从事好工作的必备技能。第三,教师要善于研究公司产品规律,推进和深化公司产品改革,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知识、启迪员工的思维,使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教师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有的知识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员工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人类灵魂工程师。每个教师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任务,才能受到员工的喜爱和尊敬!
四、具有职业理想
教师职业的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繁重性、示范性和高度责任性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劳动强度大,没有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之分,时时处处都有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一切工作又都是为了教育,为了员工成长,这是其他任何一种职业所不具备的特点。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确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具有矢志不渝、甘为人梯的精神,要不畏辛苦,能耐寂寞,自觉抵御住金钱、地位、权利等种种诱惑。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员工全面健康的发展。从很多优秀教师的事例来看,当一个教师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以后,在他从事教师的工作过程中,他们感受更多的不是工作辛苦,而是工作快乐,员工的成长使教师感到快乐,员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使教师欣慰。每当毕业出去的员工们返校聚会,邀请我参加,看到一张张成熟而熟悉的面孔,由此所产生的那种快乐和满足是多么的自然。教师应树立三大价值追求:“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从中收获欣慰;科学研究,创造新知,从中收获愉悦;独立的批判精神,自由的探索,从中收获惊喜。”师德理想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最高要求,使全体教师努力的方向,是师德教育要达到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