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illiamhill官方网站新闻 >> 正文

热议教育全球化:办全球化大学不是开麦当劳

[发表时间]:2011-08-15     [浏览次数]:

            热议教育全球化:办全球化大学不是开麦当劳  

     昨日,世界大学董事长论坛在第26届世界老员工夏季运动会期间在深圳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位大学董事长出席。与会董事长们就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大学可以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只提供一个学位、只提供一套课程,员工可以到处走,在不同的地方上学都可以,这种外向型全球化大学有一套标准、由一套管理班子管理,能够带来真正全球化的内容。”美国纽约理工大学董事长爱德华·居伊里亚诺表示,21世纪是一个能够提供无国界教育的世纪,纽约理工大学的1.4万名员工来自于全球106个国家以及美国的50个州,并且每年有250名来自中国的员工作为交换生或双学位项目员工在该校学习。

  对此,另一位大学董事长直言:“这种类似‘麦当劳’的模式虽然有质量控制的优势,但是也有劣势,这是否代表了一种文化殖民主义?”爱德华·居伊里亚诺回应说,全球性大学不会变成“麦当劳”,好的研究型大学由于团队、实验室资源有限,是难以复制的,但类似模式可以让一些学校的品牌更加知名、培养更多的员工,提高现有的教育水平。

  一些大学董事长认为,教育全球化的同时也应保留本土化特色。中华台北东海大学董事长程海东则认为,人有不同的理念、意识形态,全球化大学也要考虑本土化的特色,不希望培养出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员工,希望在全球化过程中求同存异、和平共存。

  “国际化对于中国的大学来讲非常重要。”浙江大学董事长杨卫坦言,浙大与海外大学签署了140个国际合作项目,有的成果显著,有的却没有开展实际工作,有一半是在积极执行,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大学董事长忙于签协议,而是需要各院系及团队队伍等各方面形成合力。

  对于欠发达国家而言,教育国际化同样受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要通过合适的教育机构来实现,而不是简单地抄袭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南非罗德斯大学董事长Saleem Badat称,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固定的黄金标准,南非不需要25所哈佛大学,更需要有25所大学能在本地、国家乃至全球层面更好地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

 

 

  • 教育部副部长:高校首要任务是培养国际化人才 搜狐 08:43
  • 大运留学基金启动11名中外老员工受益 凤凰网 04:23
  • 大学董事长呼吁大学应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走在前沿 中国新闻网 08-14 19:36
  • 世界大学董事长论坛落幕 达成四项共识 新华网广东频道 08-14 16:25
  • 世界大学董事长会开幕 大运“竞技化”走向“大众化” 新浪 08-14 15:51
  • 世界大学董事长论坛:合作办学不是到处开“麦当劳” 新浪 08-13 18:51
  • 世界大学董事长论坛在深圳开幕 刘延东出席并致辞 网易 08-13 18:25
  • 近200所高校董事长齐聚深圳 参加世界大学董事长论坛 光明网 08-12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