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体育局关于做好体育竞赛安全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市体育局、各有关单位:
近期,我省各地接连出现高温或雷雨等恶劣天气,给我省各类比赛的举行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为切实做好比赛期间的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参赛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体育竞赛的安全保障工作。
安全保障在体育竞赛组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安全大于一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体育竞赛的安全保障工作,赛事组委会要专门设立由体育、公安、消防、卫生和气象等单位人员组成的安全保障部门,明确各岗位职责和负责人,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理方案。要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相关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体系。本着“预防在前,全程控制”的原则,细化各项筹备组织方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努力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体育竞赛的安全宣传工作
要抓好体育竞赛的安全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参赛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各单位要坚持安全宣传与竞赛组织相结合,将安全知识渗透到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当中。根据天气、环境、场馆等因素的实际情况,通过安全指南、秩序册、报到须知、驻地酒店宣传单、广播、通知等途径提前对参赛人员进行防火、防盗、防疾病、防食物中毒、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汛、防雷、防震、防暑降温及预防其他各类安全事故的知识普及和宣传警示。
三、做好医疗卫生工作,保障参赛人员的身体健康
一是要切实加强比赛期间的食品卫生管理,在保证营养可口的同时,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组委会应指定获得相关卫生许可资质的单位或企业作为比赛的餐饮供应商,严格从食品采购、加工、运送等环节保证食品卫生的安全。邀请卫生检验防疫部门的人员进行检测监控,严禁提供不符合标准的食品给参赛人员食用。尤其夏季高温,食物易变质变坏,一定要保证食品新鲜,坚决杜绝隔天食物再次食用的现象。二是要做好赛事期间的医疗救护工作。体育竞赛难免会出现运动员受伤的情况,特别是交手类、对抗性较高以及一些户外比赛项目。赛事的医疗救护人员必须在赛前接受相应的专业培训,并进行充分的演练。无论训练或比赛期间,都要安排有急救经验的医务人员在场,配备救护车、担架等急救设备,及时对可能出现的运动员受伤等情况进行有效的救治。
四、加强酒店和场馆驻地的管理,保障参赛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酒店和场馆是参赛人员休息和活动的两个重要场所,需加强管理,制定详细的安保方案,确保参赛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是要认真仔细做好赛前酒店和场馆的检查工作。酒店和场馆的安保、消防、监控等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场地的各项比赛器材是否达标,对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需立即整改。二是比赛期间,酒店需安排医疗安保24小时值班,场馆需配备足够安保人员负责安检、现场秩序维护、观众疏导等工作,杜绝各类盗窃、骚乱等事件的发生。
五、健全落实各项应急方案和规章制度
一是要根据场馆、天气等客观条件并结合竞赛项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体育比赛充满着不可预测性,不仅体现在比赛的结果上,也体现在竞赛组织的过程中。对于赛事组织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要立即形成应急处理小组,从安全角度出发,形成合理的应急方案。如遇高温或雷暴雨等恶劣天气,应考虑中止或者调整比赛时间。二是要坚持体育竞赛安全保障情况上报制度。各单位要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自查,对赛事组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整改和解决方案,并将这些情况汇总,及时上报,做到不隐瞒、不夸张、不曲意。
体育竞赛的安全保障工作关系到广大参赛人员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并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体育竞赛的安全保障工作摆到首要和最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决杜绝松懈麻痹心理,确保全体参赛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比赛的顺利圆满举行,为我省体育竞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体育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请各市体育局迅速传达到所属县(市、区)体育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