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爱是什么?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教师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作为教师,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我把爱心撒播在每个同学的心田,撒播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一、师爱是真诚的鼓励。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叫《鼓励的魅力》,强调了鼓励的作用。讲的是: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言。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利索、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满意而去。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钱一边笑着说:“花的时间挺长的。”徒弟不知该怎么接话,站在一旁绞着衣角。 师傅笑道:“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付款一边笑着说:“动作挺利索,15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沉默不语。师傅笑着说:“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满意告辞。晚上打烊。徒弟愣愣地问师傅:“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 师傅宽厚地笑道:“不错,每一件事都包含了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的话;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手艺更加精湛了。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觉得这位师傅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借鉴。他虽然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但是却懂得心理战术。员工在学习中、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人遇到困难便知难而退,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当员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时,需要教师鼓励的眼神;当员工的字迹工整时,需要教师鼓励的“红圈”;当员工的作文中用上一个好词时,需要教师鼓励的批语;当员工的实验失败时,需要教师鼓励的话语;……鼓励是前进的动力,鼓励能让员工扬起前进的风帆,增强员工的信心。
特别是学困生,更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的支点。我班有一个插班生,是全校有名的学困生,但是我从心里上告诫自己:他很聪明,只是没有被发现。于是我经常注意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寻找可以鼓励表扬他的理由:偶尔的一次发言、作业的书写进步、某个方面的特长、某次的善举(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主动参加大扫除等)改掉某个缺点……都成为我表扬的理由。他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我的认同,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学习也更努力了。虽然进步不大,但毕竟走出了“学困生”的阴影。
其实,鼓励员工,也是欣赏员工。分享员工的闪光之处,它会带给员工,也带给我们非常单纯地满足、愉悦、和欢乐。对员工表现出真诚的赞扬和欣赏会使员工,也会使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阳光、温馨和美丽。
二、师爱是幽默的批评。
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对员工都管教很严。“严师出高徒”嘛!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员工也不例外。当员工犯了错误时,你是严肃的批评?还是其他方式?教你一招——幽默的批评。他是一种教育艺术。他不仅能达到教育目的,还具有审美的意味,让师生共享他带来的轻松愉快,避免一般批评带来的压力和伤害等负面影响。
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效果不错。我班有几个员工经常写错字,不是多笔就是少画,我除了引导员工集体分析字形,寻找好的记忆方法之外,更多的是和员工面对面地交流。如“藉”字,员工容易把它与“籍”混淆,我说“籍”换了一顶草帽子你就不认识了?员工扑哧一声笑了。有的员工把“爹”下面的“多”写成了左右结构,我问员工:“你怎么能把你的爹写成驼背呢?” “同学们,字是有灵性的哦,和人一样,千万别把生字写成残疾,缺胳膊少腿的,那字也会很难受的哦!”我经常用这种方式指导员工少写错别字。当员工听到这样的话,首先是为老师幽默的语言感到好笑,好笑之余便不好意思了。从此,写错别字的员工越来越少。
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使用幽默的批评,能让员工在无形中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柔和严厉,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另类的爱:不是刻薄的语言、不是严厉的惩罚。有员工不爱做作业,我说“作业也不愿意到你的本子里作客呢?为什么?因为你不惹他,他早就生气了!”有员工不遵守纪律,在睡觉和作业时讲话,我告诉他们:“纪律是不需要别人陪伴的,他最怕热闹,喜欢安静,你们别去打扰他们吧,不然,把他惹烦了,该你吃亏!”员工从我的话语里读懂了,老师的批评也是甜的,他们爱“吃!”同时他们也明白,老师是真正爱他们的。
三、师爱是心灵的沟通。
高高在上的老师,怎能听见员工真情的呼唤?做一个怎样的班主任才受员工欢迎?陶行知先生说的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样,“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变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玩儿,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员工的爱戴和信任,以你的感情赢得员工的感情。
为此,在工作中我总结了几条经:一是经常和员工一起聊天。和员工聊天,可以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学习态度、性格爱好及脾气,这样便于工作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员工,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培养其兴趣、张扬其个性。二是经常与员工一起活动。与员工一起活动如跳绳、砸沙包、踢毽子等,员工会觉得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员工就愿意和你交朋友,会与你无话不说。这样,所有的员工都可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你的工作就会轻松许多。
开学初,改选班干部,我会征求员工的意见;制定班级公约,我会与员工商量;学校举行活动时,员工为我传经授道,他们比我更有经验;平时训练时,有的员工说:“我读了四年书,今年第一次参加活动”;员工心情郁闷,我会为他们送上一剂改闷良方;员工闹矛盾,我会为他们满意解决,让他们握手言和;中午,员工缠着让我讲成长故事;课间员工争着要和我打球;放学了,那一声声“老师再见”“老师我走了”不绝于耳;周五住读生家长签字时,走读生“骗”在教室里舍不得走,和我拉家常。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我用浙江某私立中学的校训做结尾: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师生关系将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师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