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illiamhill官方网站新闻 >> 正文

亚青会工大手球场馆团队涌现一批默默奉献,敢于担当的先进人物

[发表时间]:2013-08-17     [浏览次数]:

亚青会工大手球场馆团队涌现一批默默奉献,敢于担当的先进人物

    亚青会工大手球场馆作为南京亚青会场馆中最后组建的团队,其中属于P类人员有70人,还有一批幕后的G类人员,通过团队上下共同努力,从组建筹备到赛前联调联试,再到亚青会手球正式开赛,团队全体同志以主人翁姿态,履行好各自职责,体现了团队协作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自筹备及开赛以来,许多同志为了亚青会工大手球比赛作出了巨大牺牲,全身心地投入到赛事组织之中。先说团队核心层领导集体,他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各个环节把握上,恰到好处,整体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对突发事情处理上做到了及时、准确、果断。再说最最普通的清废保洁师傅们,他们每天一大早就到岗上班,待当天比赛任务结束,完成了场馆彻底保洁后,才拖着疲备的身体回家休息,他们虽然属于临时雇用来的工作人员,但对待工作也丝毫不敢马虎,当问他们辛苦否,他们用朴素的话语作了回答“应该的,大家都一样啊”。

    值得一提的是:场馆团队工程部经理,校团委体育场馆中心主任王利清同志每天来得最早的,回得最迟的,常常因场馆保障需要加班、加点,想尽办法处理好解决好,有时那怕是运动员休息室或者卫生间的一个灯不亮了,反映到王经理那,只等几分钟就搞定。综合事务部工作人员张煜子同志按照要求,坚守岗位,每天及时地将上级文件转交场馆团队领导阅办,并对每天各业务口的运行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完成场馆每日运行报告,同时不时地了解各业务口存在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事务经理冷庆丰同志积极协助秘书长和场馆团队的其他领导全面落实好各项工作,协调各业务口之间的关系,并加强与上级部门和领导联系,妥善地处理好团队需要解决的各类困难,显示了其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安保业务经理吉文元,经常实地察看场馆运行流线是否科学、合理、便捷和安全,及时建议团队作出改进和完善,每场比赛过程中,他总要亲自到达观众看台,观察和检查安保人员到岗到位情况,是否存在不利于观众的安全隐患。清废经理李志跃同志一直战斗在第一线,他带领和组织清废人员确保了场馆清洁卫生,为了解决武警人员的用水不方便等,积极想办法给予解决。李志跃老师有着很深的文学功底,还不时在团队QQ上以诗的形式,不由自主地描述和表达了手球团队和亚青盛会。交通经理杨骏,每天负责好运动员和来宾的交通运输服务,注意加强各业务口联系,体现了一切为运动员服务的宗旨,工作深入到位,热情周到,得到了各运动队的赞许。

    餐饮经理茅建国同志思考问题总是从大局出发,为团队工作人员做好餐饮保障,同时作为具体负责统计和联系落实工作人员、运动员、裁判员、嘉宾等所需要食品,工作头绪多,名目繁杂,在食品卫生和安全方面要求严格,但他总是笑眯眯地说,“为了这次亚青会手球比赛,我会要求餐饮部首先考虑是否满足大家的需要,必须把注意食品安全放在第一重要位置,决不能只讲利润不讲政治。”偶然发现一些小问题,茅总就会在第一时间,严厉地要求职工尽快整改。因此手球团队称他是优秀的后勤部长。医疗经理周韶谷,每天坚持带头前来值班,为运动员们做好应急受伤处理和保障工作,同时主动地提出为场馆工作人员提供免费防暑和感冒药品,感动了每一位同仁。交通安全经理郑金主要负责了场馆周围的交通,经常顶着高温,不间断地巡察,对于观众和工作人员等停车及时地作引导,确保了运动员和嘉宾等车辆畅通无阻。安保副经理(安检)王斌负责观众的安检工作,他总是第一时间前往观众入口,带领安检志愿者认真地对观众进行安检,不放过一件可疑物品,经常性地与观众服务志愿者团队做好沟通和协作,共同引导观众有秩序地排队入场,观众安检和观众服务口成了好兄弟。场馆技术经理袁昌荣,虽然作为一名青年女经理,可对待工作从不拖拉,服务意识强,业务熟悉,只要哪个业务口需要信息技术方面帮助,她总会在第一时间到达,尽快得到了解决。

    媒体运行经理杨芳同志,由于忙于亚青会,每天早出晚归,顾不上家中二个幼小孩子的照顾,让孩子感觉到现在的伙食到了“解放前”,她大的孩子才上小学五年级,虽没有直接参加了亚青会,但从其撰写的“我与亚青赛的‘亲密’接触”小文章的从字里行间,透射出了为了亚青会手球比赛,除了团队工作人员辛勤工作之外,家庭人员在背后支持着我们,他们为了亚青会作出了巨大牺牲。有舍必有得,正好杨经理说言,这次也是培养和教育孩子的一个很好契机,让孩子体验一下,妈妈有多么的重要!!体育展示团队在颜耀春老师率领下,赛前要尽快熟悉运动员名字,他们的工作是随着每天比赛进行着,应该说他们是最为紧张和繁忙的,解说每一场球,对运动员的每一个漂亮进球,都能注意引导场内观众给予热烈撑声,表示鼓励。物流经理成一祥,带领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将各业务口的所需物资送到,从来不说一个“累”字,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其“大象”。

    其实,随着赛事组织的进一步深入,团队成员的感人事迹必将不断涌现,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没得反映出来。期待大家进一步补充。(来自体育部陈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