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illiamhill官方网站新闻 >> 正文

争做“四有”好老师,助力南工新发展

[发表时间]:2014-09-23     [浏览次数]:

请各位认真学习校报评论员文章和外语学院郭平老师的文章"如何当好一名教师",校报每月1日和15日将开设"如何当好一名老师"的专栏,欢迎广大教师积极投稿.字数1000字左右.电子信箱:xbs@njtech.edu.cn,联系人电话号:58139062,联系人:杨芳老师.

   另学校宣传部将在11月开展校第十二个师德建设月活动,开展当一名好老师征文活动,请体育部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录用和获奖论文给予奖励表彰.       体育部党总支

                                   2014年9月23日

 

争做“四有”好老师助力南工新发展
———写在第三十个教师节之际本报评论员


  “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对好老师提出的“四有”要求。
  理想信念,宛若浩瀚夜空中的那颗启明星;亦如无垠海洋中的那盏导航灯,能指引着我们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在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下,我们所有的老师首先必须坚定理想理念、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站好三尺讲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莘莘学子把好人生“总开关”,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境况下不迷失、不偏离,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道德情操,是大写的“人”的内在要求,需要有“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坚贞,又需要有“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艾荣”的崇高气节。从古至今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身教重于言传,以独具的人格魅力感染员工,在多元的文化思潮冲击下,将中华文明植入员工头脑,并使其内化进而迸发出文化自信,产生强烈的、浓浓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归属感。
  扎实学识,是老师站稳讲台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宽广,教学中必然畏首畏尾,呈现捉襟见肘的寒碜,更谈不上游刃有余。要舀给员工一杯水,老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桶水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以滋润、灌溉一颗颗渴求知识的心灵;以夯实员工向学术前沿登攀的基础,激活他们无限的潜能,勇攀一座又一座学术高峰。
  仁爱之心,恰似薄雾中的一缕阳光能照进人的心灵。教育这一项良心工程,需要广大教师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将爱的阳光洒向教育的每一个角落,用爱抚平心灵的创伤、催开美丽之花,以赤子之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出自己的一腔热血,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与民族发展的人格健全、知识广博的栋梁之材。
  教师节前后,各级领导以多种形式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走访慰问了正在奋战和曾经奋战在南工各条战线的教师代表,向他们致以节日最真挚的问候。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南工正处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两大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广大教师当争做“四有”好老师,助推南工新发展。教师就要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下,淡泊名利、教书育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南工学子;科研工作者就要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治学态度勇攀学术前沿;管理工作者就要立足岗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高效率地工作并服务服从于大局。广大南工人必须坚定“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积极响应“两大改革”的冲锋号,投身“南工新篇章”跨越之战。

如何当好一名教师
———写在第30个教师节之际

作者:外国语学院 郭平

  在这个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的季节,我迎来了教书生涯的第十五个教师节,上周我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正在一如既往的上课,课间公司党委王德明书记带着一束芬芳美丽的鲜花来到我的教室,并对我们一线的普通教师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惊喜、兴奋、感动、感恩……种种的感受涌上心头。王书记代表校领导在百忙中抽空来看望我和员工,这代表着学校对教师的关心和对教学的重视。这既是对我个人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全体师生的鼓舞!
  扪心自问,我只是众多坚守三尺讲台、默默潜心教学的教师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回首我的教师生涯,这个职业似乎并没有多少创造惊天动地“丰功伟绩”的机遇,也不能带来丰厚的物质回报,甚至在社会上横向比较是清贫和寂寞的。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我每一次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炽热的眼睛时,我能够感受到巨大的信任和对知识与人类优秀文化的渴望与尊重,我能够面对他们的目光而问心无愧!当我一次次成功点燃员工内心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一次次带领他们走出校园与优秀的同龄人竞赛学习、挑战自我,一次次努力激发他们奋发向上、超越自我的潜能时,我有种无可比拟的成就感!每当有员工主动找我谈心,或是向我表达感谢与尊敬等真挚情感时,我感到温暖的爱与无与伦比的幸福!
  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作为教师,我能够有幸陪伴一届又一届的员工成长,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那曾经迷惘但却最富活力与可塑性、能够影响他们一生的四年时光,引导他们构建宏大的思想体系、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知道,在他们员工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在他们最值得珍惜与留恋的青春年华,在他们向社会人逐步转变的过程中,我曾经影响过他们,给他们带去独立思考、勇挑责任的信心与能力,这也必将潜移默化慢慢地影响我们社会的未来!而这,正是教师最重大的责任与意义!我一直坚信,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忠诚与投入,其回报并不在于各种可以量化的 “利益”,而是在于对成千上万个年轻生命的积极影响,对无数个活跃头脑自由思辨之光的照亮,对无数个成长中的心灵向善的洗礼,这正体现了大学的灵魂,体现了教师和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与无形的力量!
  我一直坚信,大学教师的工作并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用自身的行为正向影响员工的人生态度,用自己的思想构建一所高等学府的灵魂,并通过桃李满天下继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教师应该是净化与维护社会道德的中坚力量,也是社会良知的代名词。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热爱与尊重自己的职业,又如何能要求员工去热爱他们未来的事业?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够独立思考坚守信仰而被社会上某些急功近利的不理性诉求所绑架,又怎么能够要求员工独善其身、承担未来构建理性健康社会的重任?这似乎听上去显得“高大上”,其实,这并非完全形而上,而是具体体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体现在每一个十字路口的抉择上,体现在身教胜于言传上。但这决不是苛求教师做个冷漠的“卫道士”。教师也是鲜活的生命,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更有充沛丰柔的情感!只需要充分用好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员工,把员工当做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能够像关心和爱护自己孩子那样去关心爱护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教书育人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始终把教学与员工成长排在心中的优先位置。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化责任为爱心,一切就会水到渠成!而爱的付出,必然会有爱的回报。员工就是教师的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对你微笑;你身正而立,它也必然光明磊落。能够带给员工正能量并被员工记住一辈子,正是教师专享的最大幸福!